聊聊物业费(三)业主应交物业费是按什么面积计算?
熟悉《民法典》《物业管理条例》的业主都知道,物业公司是对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维修养护,并管理维护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因此,大部分业主甚至专业做物业管理人都有一个疑问:既然物业公司只负责公共部分。那么为什么不按公摊面积计算应交物业费?为什么按业主自有的房屋建筑面积计算物业费呢?
一、几种面积的区别是什么?
房屋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套内阳台面积
1.建筑面积
3月1日起,住建部《民用建筑通用规范》正式实施,新规规定“建筑面积应按建筑每个自然层楼(地)面处外围护结构外表面所围空间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也就是说不仅外围建筑墙体,而且作为外围护结构的玻璃幕墙、金属幕墙、石材幕墙、人造板材幕墙等也要被计入建筑面积。
2.公摊面积
根据《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1995年建设部颁布)规定,公摊面积是指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所有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它与套内建筑面积之和构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积。
公用建筑面积按以下方法计算:
整栋建筑物的建筑面积扣除整栋建筑物各套(单元)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并扣除已作为独立使用空间销售或出租的地下室、车棚及人防工程等建筑面积,即为整栋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
哪些地方属于公摊面积?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公共厕所、电(楼)梯前厅、楼梯间、电梯井、电梯机房、垃圾道、管道井、消防控制室、水泵房、水箱间、冷冻机房、消防通道、变(配)电室、煤气调压室、卫星电视接收机房、空调机房、热水锅炉房、电梯工休息室、值班警卫室、物业管理用房等以及基本功能上为该建筑服务的专用设备用房。
3.套内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指商品房套内各部分建筑面积的总和。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分摊面积,其中,套内分摊面积包括套内分摊的墙体面积和阳台面积。
套内使用面积是指实际能自己使用的面积,通俗来讲是地毯面积,即能铺地毯的面积就是你能切实使用的面积。分摊的墙体面积是指你与邻居共用的那面墙,墙体所占有的面积需要你跟邻居平摊。
按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阳台根据与主体结构位置区分,计算不同的面积,主体结构外的阳台,只计算1/2的建筑面积。
二、按建筑面积收业主的物业费
物业费按照房屋面积收取是根据各地地方物业管理条例、物业费收费标准等有关规定。
一、按照国家及地方物业管理条例有关规定,除非合同有特别约定,正常情况下,物业管理收费按照房屋的建筑面积收取业主的物业管理费。如《湖南省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十四条:“ 物业服务费用根据物业的法定产权建筑面积按月计收,物业服务合同对计收时间另有约定的除外。
二、物业费的收取标准并不采取政府统一价,根据不同物业的性质和特点分别实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另外,在业主协商投票表决时,也有按业主房产建筑面积来计票的,建筑面积大话语权越大。
因此,物业服务公司按照建筑面积收取物业服务费是有法律依据的。那么,这么做是否合理?以100平方米的房屋为例,按照每平方米2元的标准支付物业服务费的话,100平方米的房屋每月需要缴纳的物业服务费就是200元。如果公摊面积是15平方米,只按照公摊面积支付物业服务费的话,那么每月支付的物业服务费是30元,如果一个小区有200户,那么每月缴纳的物业服务费总共就是6000元。6000元也就是一般员工1个月的工资,而物业公司聘请的保洁员、保安人员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一个月6000元的物业服务费连上述人员的基本工资都无法满足,更别说涵盖其他成本费用了,利润也就无从说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