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防灾减灾日---防洪防火防震知识您要早知道

2023年5月12日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6日至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发布了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也就是汶川大地震。
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震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难、17912人失踪。
这场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
目的:为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必要设立“防灾减灾日”或“中国赈灾日”,借此表达对地震遇难者的纪念,弘扬团结抗灾的精神。
意义:通过设立 “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根据电视、广播等提供的洪水信息和自己所处的位置房舍结构条件,冷静选择撤离位置。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
人群在沟谷内活动时,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留心周围环境,特别警惕远处传来的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异常声音,这可能是即将发生泥石流的征兆。
行人和车辆不要进入或通过有警示标志的滑坡、崩塌危险区。当发现有滑坡或崩塌的前兆时,应立即报告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同时通知其他受威胁的群众,做好撤离准备。

火灾起的时候为了被烟熏,最好用鼻口捂住湿毛巾。如果身上有起火的地方,先在地上滚灭。不乘电梯往下奔,可以从阳台捆绳索滑下。
如果是在公共场所,应该迅速拨打119报警,按照疏散指示有序逃生,切忌乘坐电梯。穿过浓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使用身体贴近地面和墙边,弯腰或匍匐前进。
高层建筑:如被困于高层呼救无效时,可在窗前挥动被单、毛巾等物,吸引别人注意。当下层楼梯已被大火封锁时,不要强行下逃,到天台等安全地点等待救援。



一旦发生地震,要保持镇静,在具有抗震能力的房屋内就近躲避。在影剧院、体育馆,可蹲在座椅旁、舞台脚下,震后在工作人员组织下有序疏散。
在家里,要关掉煤气,就近切断电源,就近迅速在安全地方躲避。
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避开高耸物或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避开危险场所,如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易燃易爆品仓库等。